5月,正是红薯栽种的黄金时节。连日来,平定县巨城镇龙庄村、岩会村、移穰村、半沟村、神子山村、连庄村等地的农民抢抓农时,正紧锣密鼓地移栽红薯苗。移穰村的田畴沃野上,农民已经起好了垄。大家除草、挖坑、浇水、移栽、覆土……分工协作、手脚不停。不一会儿,一株株嫩绿的红薯苗便在田间扎了根。
近年来,巨城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富硒土地优势,引导村集体和种植大户种植红薯。经过多年发展,全镇红薯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众多农民靠着种植红薯过上了“甜日子”。
巨城镇是我市有名的红薯种植乡镇,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岩会村、移穰村、半沟村等地的不少人家就种植红薯。不过,那时候红薯只是人们果腹的口粮。直到20世纪90年代,不少人开始卖烤红薯,人们才意识到红薯是增收的“金娃娃”。近年来,巨城镇本着“集体扶持、农户自愿、连片栽种”的原则,组织龙庄村、移穰村、半沟村、连庄村等抱团种植红薯,推进红薯集约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
龙庄村村民种植红薯历史悠久。进入5月,村民趁着土地墒情好转,起早贪黑种植红薯苗。这几天,龙庄村村民刘仲峰正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沿着早已翻好的田垄,一株株移栽红薯苗。为了提高移栽效率,他还自制了“滴灌”设备。“移栽红薯苗之前,需要先给挖好的坑浇水。一个人一天能移栽1000多株红薯苗。有了这个‘滴灌’设备,不再需要人工浇水,移栽红薯苗效率能提高一倍,苗的成活率也能提高。”刘仲峰说。
移栽红薯苗,移穰村人也有自己的巧思——村民采取的是覆膜栽种法。原来,覆盖地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控制杂草生长。于是,移穰村人早在4月底就开始起垄,并给翻好的田垄覆盖了地膜。5月中旬,村民开始移栽红薯苗,期待今年秋天的丰收。
巨城镇规模种植红薯,半沟村不得不提。如今,仅半沟村红薯种植面积就突破了1000亩。“今年,大家栽种的红薯品种主要是‘遗字138号’,此外还有少量的‘西瓜红’和‘烟薯25号’。‘遗字138号’红薯软糯香甜、耐储存,很受消费者欢迎。”半沟村党支部委员陈志红介绍,“为了种出好红薯,今年,村里邀请农技专家对红薯种苗进行了脱毒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
种好红薯的基础上,巨城镇还把目光瞄准红薯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
连庄村土地肥沃、土壤疏松,非常适合种植红薯。每年秋天村民刨红薯时,会不小心把部分红薯刨断、破皮,影响销售。对此,连庄村成立平定县薯香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红薯深加工项目。翻修闲置厂房,建设生产车间,引进倒蒸红薯和红薯脆条生产线,注册“一品薯光”商标……随着连庄村红薯深加工产业有条不紊地推进,一个个卖相不好的“丑薯”成了红薯干,“走”上了人们的餐桌。
巨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镇红薯产量预计能超1200万公斤。下一步,巨城镇将继续鼓励村集体和农民规模种植红薯,因地制宜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健全红薯“种植+深加工+销售”产业链,推动红薯产业提档升级。(张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