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矿区蔡洼街道南山村的蔬菜种植大棚里,技术员高双旺伸手将大棚侧面的通风口缓缓拉开,新鲜空气涌了进来。随后,高双旺拎着半桶浑浊的液体,将其浇在菜苗根部。南山村村委会主任高琳玮说:“这浑浊的液体是肥料,是我们把羊粪泡在水里,然后在缸里发酵半个月得到的。我们不弄花架子,只用土办法种菜,种出来的菜不仅有菜香,也让顾客吃得放心。”

种植大棚蔬菜是南山村的产业之一。前些年,为实现蔬菜种植大棚提质增效目标,村里对老旧蔬菜种植大棚进行了升级改造。搭建棚架、更换棚膜、安装自动卷帘机……此外,村里延续着祖辈传下的土办法种菜——全靠农家粪水当肥料,不打农药。因此,绿色蔬菜成了南山村的招牌。

南山村共有9个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亩。鲜嫩的辣椒、茄子、黄瓜、豆角……目前,南山村种植了10多种蔬菜。每天天不亮,工人们就开始忙活,他们将成熟的蔬菜采摘、装筐、搬运上车。高双旺说:“眼下,黄瓜、豆角、茄子等蔬菜成熟了。每天,大棚工人采摘新鲜蔬菜后,会第一时间送往市区的一些小型菜店、饭店等。粗略估计,每个大棚每月有1万元左右的销售额。”

这些带着泥土清香的蔬菜能赢得顾客青睐,离不开村里的精细管护。眼下,虽已立秋,暑热却未完全退去,每天天刚亮,高双旺就钻进大棚,根据气温高低调整通风口大小,确保棚内不闷不燥。接着,他便沿着大棚田垄察看蔬菜长势,看到杂草弯腰拔除,发现棚里有虫害迹象,就使用防虫害土办法——撒草木灰,既环保又有效。给蔬菜苗施肥时,高双旺也很讲究,将发酵好的粪水按比例兑水后,顺着蔬菜苗根部缓缓浇入,这样既不会烧了苗,也不会浇得太浅给蔬菜苗供不上养分。正是这样实打实的管护,蔬菜苗长势良好,蔬菜绿色健康。

南山村种植的蔬菜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市民王冉就是其中一位。她说:“我开着一家饭店,是这儿的常客,经常买村里的蔬菜。这儿的蔬菜新鲜好吃又健康,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李旭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