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进入9月,平定县东回镇西峪掌村的梨树园里,一个个拳头大的玉露香梨挂满枝头,淡淡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9月14日,村民穿梭在梨树园里,忙着采摘、装筐、运输。“2021年,梨树进入初果期,村里收获了近12万斤玉露香梨。今年,初步估计产量在50万斤左右。”西峪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岳利庆介绍,“这几天正是采摘期,大伙儿干劲十足。”
西峪掌村由共处一道沟的朱峪、白家地掌、西川3个脱贫村合并而成。2016年,西峪掌村大力发展玉露香梨产业,打造了500多亩玉露香梨种植基地。种下梨树,如何才能把玉露香梨卖出好价钱?西峪掌村从种植、采摘、深加工、销售上下功夫,通过做优全产业链,让香梨产业逐年壮大、年年“上台阶”。
种好梨树,配套设施得完善,种植技术也得跟上。2017年至2020年之间,西峪掌村一方面从硬件着手,在市水利局的帮扶下,建起了秸秆腐熟沤肥区和蓄水池、集雨池,铺设了滴灌设备和水肥一体化设备,还安装了防雹网、防鸟网、视频监控等设备,让梨树既“吃”得好又“喝”得饱;另一方面村里从软件努力,在市、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多次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梨树种植技术——如何给梨树“理发”、水肥施加多少合适、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什么……在村里人的精心照顾下,一棵棵梨树茁壮成长。
2021年,梨树进入挂果期,收获近6万公斤玉露香梨。2022年,这一数字就变为7.5万公斤。玉露香梨进入成熟期,需要尽快采摘。如何判断成熟度、正确的采摘手法是什么、用什么容器盛放、一天中什么时间采摘,西峪掌村人没少琢磨。岳利庆解释,玉露香梨呈现固有的颜色,也就是黄绿色,就代表基本成熟可以采摘了。采摘时,村民需要一只手扶住枝条,另一只手托住梨的底部轻轻扭转,让梨柄自然脱落,避免硬拽而损伤没有成熟的梨。盛放梨的容器也有讲究,最好是透气的果篮或塑料筐,否则容易闷坏玉露香梨。一天中,早晚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为了减少田间热对梨的影响,村民一般会避开中午时段采摘。
玉露香梨作为初级农产品,附加值有限。如何提升附加值?2023年开始,西峪掌村锚定深加工,动起了脑筋。2024年,为了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也为了解决玉露香梨保存难的问题,西峪掌村谋划并实施了梨干深加工项目。9月14日,记者在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加工厂看到,切片机、冰柜、封口机、制氮机、干燥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最近村里人忙着采摘,等进入10月份,我们就开始生产梨干。”岳利庆说,“眼下,我们正积极扩建加工厂,计划生产梨汁、梨膏等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玉露香梨丰收和梨干即将量产的情况,如何把它们销售出去?负责销售工作的西峪掌村党支部委员翟海红介绍,针对散客,村里在平定县城开设了玉露香梨直营店,消费者可以现场品尝,满意后再购买。村里也推出了预售券,消费者购买预售券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分批提货。针对团队和单位,近年来,村里积极与市、县工商联对接,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与山西绿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泉进达伟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阳泉市卓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
岳利庆表示,下一步,西峪掌村将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完善产业链条,助力玉露香梨产业发展壮大。(张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