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玉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 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阳泉“三农”工作关注和支持!现结合工作职责,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需要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注重产业研究投入,带动参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方面。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7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023年完成28.73亿元,增长55.3%,增速全省排名第二;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265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个,省级示范社55个,家庭农场达到665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8个。在富硒产业发展方面,搭建起“研究院+生产地+产业园+集散区”产学研联动、产加销贯通、多业态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架构。山西东大土壤科技公司落户阳泉,开通“阳泉硒品”直播间,制定发布富硒生产地方标准6项,2023年富硒产业实现“五个翻番”,富硒农产品种类拓展到14类,基地规模增加到5.1万亩,经营主体发展到210个,产品认证达到136个,产业产值达到7.2亿元,富硒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2%。在乡村建设方面,全市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生产生活用电、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泉境内主线贯通,平定县和郊区实现了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运行。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96%,乡村5G网络覆盖率超过70%,广播电视光缆行政村通达率达到98%以上。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626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87%的行政村建有日间照料中心,特困失能老年人有入住敬老院需求的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民营企业通过村企联动、村企共建,在农业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帮建、村容村貌改造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千万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保障,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战略实施的主动性还不强、企业实力还不够大村企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鼓励引导民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推进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互融共进。

是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推动政策落实。制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联合财政、住建、税务、规自等相关部门,对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政策进行优化,找准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引导民营企业把参与乡村振兴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渠道。深入推进中央和省市关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率先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地落实,坚持“精准”原则、主动对接不同发展阶段涉农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形成民营企业深入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提升帮扶成效。在土地、资金等方面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鼓励流转等方式,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土地问题;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服务涉农民营企业的专业贷款担保机构。引导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千万工程实施的具体实践中,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科学确定示范村建设内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共服务加快推动产业增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是深度挖掘产业优势着力加强村企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整合乡村特色资源优势,采用“企业+基地+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合作模式与农村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农村资产开发领域,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加强政府协调,引导民营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共同开发、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农村资产经营和农业产业开发。

四是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要注重对民营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民营企业,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同时,要发挥好龙头民企的生力军作用,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融合、村企融合为方向,充分发挥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联动优势。

五是强化特色优势,做强做大富硒产业。做优做强特色富硒产业有助于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基地、企业和品牌的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信贷支持、企业自筹的多渠道、多层次富硒产业建设投入体系。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推进富硒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抓好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富硒农产品“产加销”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要依靠优势和特色培育品牌、依靠科技和文化提升品牌、依靠创新和诚信经营品牌,注重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全方位推进“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

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