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丽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

目前许多村民没有主体意识,对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且村民对政府过于依赖,认为农村生态环境和自己没关系,村民往往被动参与。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基层的宣传培训,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强化舆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优势,采取专题采访、报道典型、曝光问题等形式全面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围绕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着眼组织动员、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管护支持农民全过程参与,绘制易懂易用的农民参与“一张图”,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关于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我市积极指导基层完善自治制度,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动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指导各村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其中,红白理事会利用村民集中学习的机会,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村里的道德评议会也为推进环境整治发挥了作用,道德评议会的成员是正直、有威望、有经验的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道德评议会不定期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郊区平坦镇辛兴村运用“道德积分制”推进乡村治理,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和“道德积分制”结合,制定完善了村民道德积分管理细则,道德积分制”实施以来,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里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村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组织农民群众“门前三包”、投工投劳,激发村庄清洁内生动力。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群众开展清脏治乱大扫除。支持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等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采取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开展建设,吸纳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大力推广采用党员责任区、街巷长制、文明户评选、“信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管护。

三、关于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2023年,全市争取社会投资49万元,村集体投入2631万元,群众酬劳3.7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3万吨。盂县提前谋划,打包龙华河沿线9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申报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总投资4941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县级配套2941万元,主要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平定县谋划打包7个乡镇22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申报2024年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今年,市级财政预算50万元奖补村庄清洁及农村改厕工作成效显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行政村。市农村人居办制定奖补资金为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村每村奖补5万元,目前,奖补资金已下达各行政村。预算11万元奖补“美丽家园”示范村,目前,示范村名单已经过公示、授牌,奖补资金已下达。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指导平定县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完善项目前期手续。扎实推进盂县龙华河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关注,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继续支持关心我市农业人居环境工作的发展。

 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