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刘瑞平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村社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经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将新型城乡关系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推动村社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高度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城乡融合和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提出以村社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更大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条建议接地气、操作性强,对我们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阳泉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基层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抓农村党建、促乡村振兴,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抱团发展”的基本思路,开展了机关、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子”活动,探索形成了“以强带弱型、村企共建型、村居互助型、跨界融合型、产业引领型”等联村模式。在村社共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平定县评梅社区居委会冠山镇城里街村委会考虑到所辖片区纵横交错,村民与社区居民混合居住的现状,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村社联建工作,推动村社基层党组织联合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社区党员的积极能动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党建联创、治安联防、环境联治、文体联谊、公益联办的村社联建治理模式

小河社区与小河村直面居民混居、村社事务共管的实际和难题,2018年成立联合党委,多年来,通过“联党建、联品牌、联文化、联治理”的四联举措,共同搭建联合服务平台,统筹志愿服务力量,加强“微网格”治理探索,把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将志愿者填充到网格内,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村社居民安居乐业、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村社工作格局。

城区下站街道东营盘社区党委联合义井镇圪台村开展“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助农结对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体验农耕文化、寻找历史足迹、走进乡村产业、村社共建交流活动。城区义井街道小河社区党支部联合瀑里村党支部、驻地单位、小区物业共同开展“浓情端午粽享幸福 便民服务温暖人心”“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便民服务日系列活动。

全市在深入总结提炼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联村党委”工作模式。形成了两种联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联村模式,按照“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思路,采取“1+1”“1+N”等方式组建联村党委,构建“一核多元、联动发展”格局;第二种模式是联盟模式,在村与村联合的基础上,实现村与企业、村与社区、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积极构建产业共荣、人人共富的共同体。拓展了十种类型,由党建示范村和软弱涣散村组建党建引领型、主导产业相近村组建产业合作型、文化名村与文化落后村组建文化联创型、治理有效村与周边村组建治理协同型、经济强村大村和弱村小村组建发展互补型、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组建经济共融型、村和驻地企业组建村企联建型、共同属性行业协会组建行业协会型、村改居社区与周边村组建村社联合型、有项目试点的党组织与有同类需求的党组织组建跨界拓展型联合党组织。2022年开始对部分“联村党委”进行了优化调整,河底镇固庄、任家峪、邓家峪、关家峪4个村级党组织,与固庄煤矿社区党支部、晋能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党委,重新组成了新的“固庄联村党委”,实现了村、企、社联合共建,劣势变优、优势更优,进一步促进了各村(社)实现“抱团发展”、整体提升。

这些探索和尝试主要集中在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混居的城乡结合部和村改居后的社区与周边村庄、驻地企业、单位的联合建设,主要目的是发挥机关、社区党组织的独特优势,帮助农村党组织在三基建设、基层党建、档案资料等方面规范管理,同时学习农村干部的务实作风、苦干精神和处理基层矛盾的能力,实现1+1>2”,抱团发展、共建共治。我们在推进村社共建工作时将充分吸收以往的经验启示,充分借鉴您提出的四条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完善市委总指挥、县(区)委做好一线指挥部、乡镇(街道)党(工)委当好前线指挥所、村(社区)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四级联动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细化明确各级职责任务。总结村社联建、“联村党委”等经验模式,通过印发《学习手册》,组织线上宣讲、跟班见学等,为其他村(社区)提供借鉴。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村社共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以城乡结合部和村改居为村社共建的主战场,逐步向外延伸拓展,积极推行组织联建、阵地联营、活动联搞、人才联培和共同协商、共同服务、共同治理、共同发展的“四联四共”工作模式推动实现抱团发展和共同进步。

二是抓好基层党建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实施农村党组织提档升级工程,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政治品质、政治担当、政治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党员积分管理等党建考评工作全面落实《关于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储备好后备人才。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培训,多渠道开展农村党员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接续办好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长训班”。加强村社党员干部的交流,建设党建联盟,共同进行“三会一课”,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协同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制定《阳泉市村社区“一清单一机制一参考一基地”指导意见》,持续压减村社出具事项证明,规范村社承担工作事务,明确准入机制,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优化工作流程,促进村社减负增效。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推动更多资源、力量、管理、服务下沉基层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进一步扩大多方主体参与丰富村民自治有效载体,积极推广六议两公开“联村党委”等治理方式和“村民说事”“固庄论坛”等议事协商创新经验。深化“微网格”建设,总结推广城区“微网格”治理新模式,推广“党建+区域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推行“4+1”网格化包联,即“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区域”的“4+1”网格化包片联户制

四是调动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以党建带群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居民参与村、社区共治。建强并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引导村社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完善工委统筹、部门联动、社区、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的“两新”组织党建格局,村社区与驻地单位等主体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村企结对帮扶工程,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帮扶,努力将企业人才、技术资源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支持民营企业到乡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带动村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着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五是强化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聚焦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厕所革命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推广用好“六议两公开”,进一步规范“三务”公开。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依托,提升服务水平,畅通监督渠道。进一步整合基层监督执纪力量,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强化对村社干部特别是“一肩挑”干部的监督管理。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及时反馈。

感谢您对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