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吴晓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庭院经济+’成为践行‘千万工程’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阳泉“三农”工作关注和支持!现结合工作职责,答复如下:

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庭院经济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我市对庭院经济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各县区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充分利用农户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积极探索“庭院+”模式,创新拓展庭院经济增值空间,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一是高度重视,及时部署。及时转发《国家乡村振兴局  农业农村部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组织六县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对我市发展庭院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六县区在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摸清底数,提前谋划,围绕发展庭院经济早布局、早准备。二是印发文件,明确思路。印发了《阳泉市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阳乡振发〔2022〕40号),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支持、组织保障,并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力争培育庭院经济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三是开展调研,择优筛选。根据各县区农业资源禀赋和乡村产业发展实际,经深入调研并征求各县区意愿,我市择优确定盂县、平定县重点大力推进庭院经济。四是强化指导,及时调度。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实地调研、电话沟通等形式,及时对各县区庭院经济发展工作给予指导,对县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予以协调解决。五是争取资金、强化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对接,积极争取庭院经济衔接资金,全力推动我市庭院经济落地落实。2022年和2023年争取庭院经济省级资金将近1700万元支持平定县、盂县发展庭院经济,2024年拿出市级衔接补助资金100万元支持郊区发展庭院经济。

各项举措有效激发了庭院经济发展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市的乡村庭院经济仍存在空间封闭、产业滞后、布局分散、“小农思维”、资源难取、规模过小且缺乏组织性等问题。同时庭院经济发展受土地、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还十分明显。对此,我们也开展了专项调研,计划从加强顶层设计、项目带动、政策支持、人才科技支撑等方面共同发力,努力构建庭院经济优先发展局面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业态融合,推动从无到有的转变。阳泉市推进庭院经济与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融合发展,拓展庭院多重功能。指导农户依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自有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促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积极引导城镇居民到乡村消费,把农村庭院变成城市居民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满足定制化、个性化、差别化服务需求,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特色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特色化需求,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特色食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培育乡村工匠,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引导文化创意公司、民间手工艺人等领办或创办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一批乡村特色文创产品。指导利用闲置庭院设立帮扶车间,带动群众增加收入。结合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为条件,将自然人文资源好的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乐、民宿等,利用和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为民宿发展提供规划引领,加强对民宿项目的指导和把关。

坚持产业集聚,加强龙头带动,推动从点到面的转变建立健全“村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当地产业乡土能人、经营大户等示范带动作用,用好“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模式,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领办、订单生产、流转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收购,走分散生产、联合经营、规模发展之路,实现庭院经济与产业链有效联结。组织动员餐饮企业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加强合作,建立食材供应点,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组织动员工业企业、帮扶车间将适合分散加工的产品延伸到庭院经济经营户,因地制宜设立庭院加工点,带动庭院加工业发展,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动员文旅经营主体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合作,打造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的农村体验式旅游线路。考虑到单体民宿运营成本较高、基础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城区小河村在区政府的指导下,制定了民宿产业从集群化向产业化、品牌化逐步升级的“三步走”战略。围绕和美乡村要求,突出基础建设融合,促进路、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共享,节约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突出各有侧重,打造特色民宿,防止民宿产业同质内卷,实现抱团营销,促使游客有更多消费选择,停留时间更长,带动产业发展,最终打造出民宿的集体品牌。

坚持多元经营,盘活资源,推动从农到商转变重点县要因地制宜制定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规划,明确发展布局、目标、重点和技术模式等。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体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庭院经济建设内容、标准、方式、规模等,研究确定重点项目。盘活闲置庭院资源,对于村内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在外农户,按照自愿有序原则,动员其规范有偿流转庭院发展庭院经济。对具备良好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村,通过租赁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对闲置庭院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升级、专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村庄环境。

坚持全链打造,强化政策支撑,推动多元化发展坚持市级统筹谋划,县区、乡镇具体实施,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和地理条件,依托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谋划庭院经济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类型,让庭院经济的小产业融入到当地规模化大产业中,融入到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经济、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同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深入宣传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政策举措,广泛宣传发展庭院经济对促进产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及时化解苗头性问题。挖掘培育发展庭院经济的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村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良好氛围。

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