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刘建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心关注,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作为下步工作的重要参考。经有关部门专题研究,现将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科技赋能让农业新质生产力“落地生花”。

近年来,阳泉市通过推广植保无人机、起垄覆膜滴灌上肥一体机、5G智慧鸡舍、畜禽粪污有机肥利用等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重构农业生产逻辑、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2024年,全市认证绿色食品9个、圳品3个、有机农产品4个,有机旱作晋品2个、富硒产品150个;农业类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整体呈上升趋势;山西东大土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土壤健康山西省实验室、与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徐明岗院士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山西冠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应用的“连翘茶智慧化加工技术”入选山西省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新征程上,我市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围绕农业特优高效发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以产业促创新、以创新提振兴”,加强技术集成创新,集中力量推动富硒农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二、新技术研究推广助力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我市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入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活动,全面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024年阳泉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较上年轻,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28%。测土配方施肥进行了农户施肥调查、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试验、经济作物“2+X”田间试验、配方矫正田间试验等基础性工作,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样板。全市建立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44个,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2个,对全市104个年度变更点位开展田间调查及取土化验、进行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2024年阳泉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有所提升。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徐明岗院士团队盂县基地,开展土壤增肥技术研究实践等工作,为土壤改良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探索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三、探索县域服务模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市以政府为引导、协会为核心、区域为支撑、主体为延伸,搭建即高效、又优质的服务组织架构。平定县严格“二三四”工作法,通过“两步走”定主体、“三模式”选服务、“四环节”抓验收,不断夯实托管主体服务程序,全年共选出服务主体84个、完成托管任务12.2万亩,结合山地多、地块小、秸秆离田难的特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探索全程托管、环节托管、整村代管等三种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破解农业生产规模化、节约化难题,不断夯实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程序。盂县探索构建“1+1+N”产业联动模式,通过“1个公司+1个村集体+N个托管主体”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探索“协会+中心”农业服务新体系,不仅实现了区域“共享共助生态圈”,还从之前的无序竞争蜕变为现在合作共赢的“四大服务矩阵”。  

四、高素质农民培育完善农业农村人才体系。

2024年阳泉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209人。全市遴选培育机构13家,开设农业经理人、高素质女农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等培育班42个,班级评价率91.5%,满意度99.8%。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充分融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升村级基层治理水平等业务工作需求,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问题进行调研,制定了培训计划,就培训模式、具体形式、课程设置等重点内容,做到安排合理、靶向精准、有的放矢。针对日渐增长的电商培训需求,平定县2024年培育农业电商企业30余家,2025年继续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电商培训)专题班。2025年盂县完成稳粮保供专题任务中开设的农机手培训班采用一站式完成实习实训模式,将驾驶证考核流程纳入培训,对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拖拉机驾驶证或收割机驾驶证,提升农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2025年,围绕乡村治理和畜牧、果业、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5类特优产业培育乡村治理骨干和县级技术技能人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效果,丰富培训内容,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立足地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广泛培养高素质人才。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再次感谢您对工作的关注,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继续支持关心我市三农工作的开展。

人:毛新辉

人:毕建华

联系电话:3308033

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8日